六安市金融监管局2021年上半年金融支持“六稳”“六保”情况总结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鼓励银行机构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强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截至5月末,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28.6亿元,同比增长16.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新增贷款225亿元。从贷款投向看,制造业、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稳步增长,5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88亿元,同比增长38.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2.4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25.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3.4亿元,同比增长20.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80.8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322.9亿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8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92.8亿元。
二、全面落实各项金融支持政策
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截至5月末,支持辖内12家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延期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金51.9亿元,延期率60.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支持辖内8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29.7亿元,信用贷款占比2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持续扩大“税融通”、新型政银担、续贷过桥等业务规模,截至5月末,发放“税融通”贷款16.9亿元,在贷企业2318家;新增新型政银担贷款34.25亿元,在保余额80.15亿元,在保5955户企业;续贷过桥业务为701户小微企业提供21.9亿元转贷资金支持。进一步落实脱贫小额信贷政策,引导银行机构坚持“户贷户用户还”原则,大力支持有发展需求、贷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脱贫户开展生产经营,提高办理效率,做到应贷尽贷。5月份,为支持我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局及时会同人行、银保监制定印发了《关于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11条支持措施,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线下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受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定向金融支持,同时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
三、多措并举提升融资便利度
3月下旬,赴各县区开展惠企金融政策服务“六稳”“六保”贯彻落实情况调研督导,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充分了解去年疫情以来金融机构落实落细政策情况及企业生产经营、金融需求、信贷资金获得情况等,督促指导各包保金融机构和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以“现场办公”方式点对点、一对一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常态化开展“千名行长进万企”“百行进千企”活动,会同人行、经信、科技、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科创企业等建立科创企业、绿色工厂、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需求名单,指导银行机构分类建立对应融资产品库,“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精准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首批公示52个产品。出台《获得信贷提升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鼓励银行机构采取压降成本费率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5月末,我市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50%,较上年同期下降7个基点。及时跟踪监测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加强年度现场检查工作,督促其加快完善尽职调查制度和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减少直至取消反担保要求,简化审核手续,提供续保便利,降低民营主体融资门槛。截至5月末,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已降至年化0.77%。大力推动市融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升级改造为市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并全面融入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目前,正在协调市数管局进行资源挂接,推动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产品服务。
四、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
牵头建成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3月中旬,国家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一行在金寨县调研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工作情况,调研组现场观看了我市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的功能演示,并给予充分认可。制定《六安市推进金寨县党建引领信用村扩面深化工作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抓好任务落实推动金寨县全域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会同市委组织部牵头起草并印发《关于健全和完善市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通知》,制定年度工作推进计划,对联席会议成员进行增补、调整,组建政策研究、平台建设及数据归集专班,并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截至5月末,金寨县已累计授信12557户10.7亿元,授信比例达100%;累计发放信用贷款2440户3.2亿元。
五、全力推动企业上市挂牌
抢抓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机遇,在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六安市企业上市“雁阵计划”》,通过“精选雏雁”“育强头雁”“壮大雁群”,在全市企业中营造“头雁领飞、群雁齐追”的上市氛围,力争“十四五”时期全市新增上市公司9家以上,目前“雁阵计划”(送审稿)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上会研究。加强调研督导,分管市长带队调研酷豆丁、瀚海新材料等拟上市企业,积极协调解决企业扩建用地和融资问题。举办全市企业上市挂牌暨直接融资业务专题培训班,各县区、市直相关单位分管负责人、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负责人及相关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等240余人参训,培训班反响强烈、受到好评、效果甚佳,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信心和能力。加强拟上市企业跟踪服务,帮助五粮泰协调解决企业历史沿革问题、土地环评问题,帮助酷豆丁对接省内优质券商资源,带领金融机构走访赛拉弗能源和神州通立电梯开展融资对接和上市政策宣传,为高迪环保举行专题银企对接会。充分利用省股交中心联络专员资源,邀请省股交中心领导赴安徽永捷力智能装备和绿洁牧业走访调研,推动企业股改挂牌。1-5月,全市新增首发上市企业1家(舒城县)。
六、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联合省股交中心,帮助我市拟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及市重点项目对接全国性资本市场,增进我市企业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投资机构对接,帮助林兰药业对接六安安元基金和国元种子基金、帮助海洋羽毛对接安徽安元基金,协调解决企业股权融资需求。召开企业上市挂牌及直接融资工作调度会,要求各县区做好上市挂牌目标企业和直接融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筹备举办“2021年六安市(项目与资本对接)首期路演”活动,拟定于7月中旬开展。1-5月,全市实现直接融资38.24亿元。
七、牢牢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深入宣传贯彻新出台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并初步建立起了覆盖乡镇、街道的处非工作联络员机制。常态化开展非法集资等风险排查,印发六安市涉嫌非法集资风险常态化排查工作方案,指导各县区全面摸排风险隐患,有效治理非法集资广告信息,广泛发动群众举报线索,扩大举报奖励范围,加强早期应对,优化完善分类处置机制。启动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联合市委宣传部印发活动方案,提请市政府召开集中宣传活动部署会,通过皖西日报、电视台、手机短信、微信微博、车载广告、新闻发布、户外电子屏、有奖问答等多渠道大力开展宣传,努力增强广大群众防范金融风险意识。加强陈案化解处置,指导县区发挥统筹协调优势,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措施,统筹做好案件处置、舆情引导、信访维稳等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截至5月末,全市当年已化解非法集资陈案3件(含5年以上非法集资陈案1件)。在切实履行日常监管的同时,会同有关部门以“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对全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行等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全面掌握各类机构合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妥善处置存在的风险隐患,引导地方金融行业规范稳健发展。防范化解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业务风险,部署开展金交所备案产品清理整顿工作,传达省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联席会议精神,规范地方政府平台融资方式。加强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在六安市华安证券省级投资者教育基地增设“六安市中小投资者金融教育基地”,召开全市保护中小投资者工作培训会,建立六安市域内证券公司帮扶各县区共同开展中小投资者教育工作机制,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