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城北镇:党建领航,信用赋能——城北镇“积分制”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自2024年下半年起,金安区城北镇以党建为引领,以建设“小北来了”基层治理品牌为导向,在八里滩村、谢湾村内试点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该积分制以“信用”为核心,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纳入积分管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积分结果与评优评先、信用贷款、政策扶持等挂钩,引导村民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打造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村民来积分:“家里家外”我来管
“王大娘,您上次作为志愿者参与村道清扫工作获得的积分,这是积分卡,您拿好”,“老张啊,没看你参与志愿活动,你这么多卡怎么来的?”“上次我看到咱们村委会门口有小摊贩占道经营,我劝说他们以安全为重,让他们往里挪挪,村里奖励我50分!”八里滩村十五墩组张家润高兴的说。
兑了积分卡,张家润又紧接着开启了一天的“巡逻”,作为村里退休的老教师,村里有不少人都是他教过的学生,他的话在村里很有“分量”,在当地许多商铺经营业主们眼中他是村里的“积分达人”。经营文具店的老胡说:“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老张,他经常帮着规整乱停的车辆,协调街上乱摆摊的小商小贩,在他的带领下,许多村民看到一些占道现象也会帮忙制止,老张带着几个熟悉的村民建起了一支‘积分小队’。”
解放北路八里滩段是城北镇的主干道和商铺聚集区,占道经营问题、车辆乱停乱放、垃圾随意丢弃曾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人居环境。有了张家润带领的“积分志愿小队”的宣传和引导,周边群众的观念逐渐改变,文明意识明显增强。
干部来宣传:“身穿马甲”问民需
为提升村民对积分制的知晓度、参与度、认可度。城北镇文联带着村里的文艺人才,自创传统曲艺三句半《小北积分助力乡村振兴》,成为乡镇里脍炙人口的歌谣。
“积分兑换热情高,万人柴米油盐都能挑”,城北镇镇村干部们念着词穿着“牵头小北,志愿同行”的蓝马甲,走访摸排辖区内需要特别关注的困难家庭,“最好的宣传就是帮老百姓真心实意的办事,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城北镇分管负责人说道。城北镇镇村干部每日开展走村入户访民情,“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确保群众反映的诉求问题有人管、有人办、及时办、快速办。
“村民们远远看到‘蓝马甲’走近,就知道是志愿者服务队来了,会主动跟我们反映问题和反馈解决情况。很多村民觉得‘蓝马甲’很‘炫酷’,还能得积分,会主动加入我们的队伍。”
党员来积分:“争先创优”做先锋
位于积分榜第二名的陈玉会,是八里滩村先进组的村民组组长,她不仅每天都会把自家院子里外打扫干净,把房前屋后的物品全部堆放整齐,还会把村道上显眼的垃圾都清理干净。
城北镇将党员管理与推行积分制相结合,根据党章党规和村规民约,围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环境保护、人才发展四大类,结合试点村实际衍生N项积分应用场景,设定制定“4+N”加分项和“2+一票否决”减分项,提升评定工作针对性。根据连续累计积分,每季度进行排名,对排名前三的进行表彰,授予“小北先锋岗”称号,同时将分值作为推荐评选最美家庭、优秀志愿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各类先进表彰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为“党员先锋岗”的一员,陈玉会带领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入户动员、矛盾调解等工作,她说:“我站在党员先锋岗上,既是“亮”身份,也是“亮”责任,我在工作现场必须带头干。”目前,八里滩村共表彰优秀共产党员43名,带领群众为村里解决大小事103件,形成了全村党员“争着干、比着干、抢着干”的新气象。
通过镇村联动、干部带头、党员示范,“小北积分”在村民们的微信群、朋友圈迅速“火起来”,在党员大会、村民议事会、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载体上“活起来”,下步,城北镇将进一步完善“小北积分制”运行机制,因地制宜探索更多志愿服务的特色做法,拓宽基层应用场景,让文明意识潜移默化、文明行为蔚然成风,切实走好共商共建共享的基层善治之路。(刘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