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望城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信义治理谱新篇
六安市金安区望城街道以破解无物业小区治理难题为突破口,以市检察院家属区为试点,创新引入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制度重塑和多元共治,推动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探索出一条“居民当家、物业合伙、政府赋能”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引入信托理念,凝聚治理共识。党建引领,夯实治理根基。小区党支部牵头成立业主委员会,整合党员力量(支部党员3人、居民党员16人),通过党群服务驿站、党员亮身份、带头议事缴费等举措,将党组织嵌入治理全链条,实现“支部领航、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统一思想,筑牢群众基础。改造前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线上征询,实现老旧改同意率91%;引入信托制物业前,组织3轮入户宣贯,发放《信托物业十问十答》等材料,解答疑惑20余条,最终通过业主大会表决(赞成率74%),推动居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支持”。信托制理念,重构服务逻辑。打破传统包干制“企业逐利、业主失权”弊端,建立“共有基金”账户,将物业费、公共收益等统一纳入信托管理,物业按约定比例提取酬金(剩余资金全部用于服务),并依托智慧平台实现预算公开、支出透明、全程可溯,构建业主与物业的信任纽带。
重塑运转体系,激活治理动能。坚持民主透明,打造阳光账本。线上开通“小尼码上办”平台,实时公开财务收支、服务记录;线下设置公示栏定期晒“账本”,业主可随时查询、监督。自实施以来,物业费收缴率48%,停车费收缴率60%,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坚持业主利益最大化,共享发展成果。共有资金优先用于居民急难愁盼:改造消防设施、升级海绵城市系统、增设公共设施;推出“银龄关爱”公益项目,为7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家政服务,惠及小区80%老年群体,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坚持长期发展,培育内生动力。依托智慧平台搭建“线上缴费、报修、投票”等功能,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公益积分兑换抵偿服务,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引入专业家政、志愿团队资源,推动小区服务向市场化、专业化延伸,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多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业主主体化,从“旁观者”到“当家人”。居民通过议事会参与决策、通过平台监督物业、通过志愿服务积累积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自治氛围,满意度大幅提升至92%。物业合伙化,从“管家”到“合伙人”。安徽尼邦物业依托信托制模式,自主开发智慧服务平台,开展5场社区文化活动,提供精准化服务,营收与服务质量挂钩,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物业角色从“管理者”转型为“服务合伙人”。党支部枢纽化,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力”。党支部牵头整合街道、社区、业委会、物业四方力量,搭建政策宣传、矛盾调解、资源对接平台;通过“公益积分”机制链接社会资源,推动养老互助、代购维修等便民服务落地,强化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
通过党建引领赋权、信托制度赋能、多元共治赋活,无物业小区实现从“政府兜底”到“居民自治”、从“矛盾频发”到“信任共赢”的华丽转身,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望城经验”。